游山西•对话5000年丨蒙山:吹尽狂沙始到金
“蒙山晓月”显华姿
咿喔鸡声天渐晓,山峰巍峨残月小。
寒光旋逐曙光微,桂影潜随人影杳。
明代诗人张颐的这首诗描述了“古晋阳八景”之一“蒙山晓月”。蒙山景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这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粉妆玉砌;小溪潺潺四时长流,林寒涧肃,清净幽雅,与世外桃源相仿。每当拂晓时分,一轮残月高悬于蒙山峰峦之上,与初升的朝霞交相辉映,万籁俱寂,唯闻鸟鸣啾啾,恍若仙境一般。
蒙山作为当时晋阳地区的佛教中心,同时影响着整个华夏大地佛教文化的发展。如今,蒙山大佛恢宏雄伟,开化寺庄严肃穆,诵经之音袅袅萦耳,山林美景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幽静而和谐。景区自2008年5月12日对外开放以来,昔日“佛山”的壮美风貌再现华姿,吸引四方游客游览参观。
金牌导游说蒙山
推荐重点关注:
蒙山大佛、开化寺、铁佛殿。
导游名片
王雅莉,女,1971年12月生,太原市晋源区人,蒙山景区资深导游。从业12年来,她潜心研究晋阳文化、蒙山大佛的历史背景,赢得游客的广泛赞誉,荣获晋源区十大杰出女职工称号;接待过中国国民党首位女主席洪秀柱及连战夫人连方瑀等嘉宾;曾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节目组的采访并获得好评。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古称“晋阳西山大佛”,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高洋下令始建,历经5帝、24年建成。《北齐书》记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至后主高炜时方成,像高二百尺。”蒙山大佛是有确切开凿年代记载且开凿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佛像,也是同一时期最大的释迦牟尼坐像,像高63米,仅低于71米高的四川乐山大佛,比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
历史上,大佛多次被毁坏和重修,2008年被重新修复,并安装了失去的佛头。大佛周边一字排开的山崖,好似一个个佛身,所以有专家提出这里应该是群佛。是北齐王朝短暂,没有凿完就灭亡了,还是历史上毁坏严重,没有及时恢复?我们需要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
●开化寺
开化寺史称并州大岩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唐会昌四年,寺院被毁,大佛未损。五代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晋王李克用竭尽河东之力,历时5年,用工30万人首次修复隋朝所建阁楼。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留守北京(晋阳)的北平王刘知远重修佛阁,名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多间。开化寺为历代皇亲国戚、僧俗信众祈福祭祀的重要场所,也是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
一层殿内供奉西方三圣,正中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左手持金莲花,右手作说法印表示讲经说法。左侧观音菩萨手持净瓶和杨柳枝,姿态舒展大方,与右侧手持红莲蒂、体态轻盈的大势至菩萨都给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二层供奉五方宝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中间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分别代表觉性、福德、智慧、事业,表示佛法无处不在。
●铁佛殿
2009年,铁佛殿仿照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风格进行了修缮,重檐歇山顶规模等级高,在古建中只有皇家有资格采用;楼檐舒缓,斗拱硕大,非常宽广、笨拙的出檐通过硕大的斗拱支托,如大鹏展翅般增加许多轻灵舒缓的美感;榫卯结构抗震系数极高,与殿内供奉的隋唐铁佛的风格相协调。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高2.6米,重4.2吨,发髻高耸,结迦扶足坐于莲花台上。北面为迦叶尊者。两座佛像都是唐代早期的文物,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南面的阿难像于元末被毁,近年来刚被补塑。阿难像虽然刚被补塑,但上面锈迹斑斑,显示出原物铸造工艺的高超,已经含有镍和铬的成分。
延伸阅读
大佛的前世今生
蒙山之闻名于世,起于蒙山大佛。北齐高氏皇族笃信佛教。北齐天保二年,文宣帝高洋下令在别都晋阳的并州大岩寺崖壁上凿佛,倾全国之力,历经5帝、24年始成。大佛依山雕凿,头部高于山巅数丈,实乃建筑史上的奇观。高氏皇族一心指望这座天下第一的大佛像能够护佑其国祚绵长,心中却无一丝慈悲之意。北齐王朝成立二十八载后,为北周所灭,留下千古恶名。周武帝宇文邕一改北齐王朝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供养寺庙僧尼的做法,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行动。刚刚建成不久的大佛经历了第一次磨难。
大佛真正的香火鼎盛之时是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显庆五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巡幸晋阳,瞻礼大佛后赞叹不已,回京后制作挂满金银珠宝的袈裟,并派遣使臣送到晋阳,为大佛举行了披戴袈裟的盛大仪式,一时轰动龙城。“会昌法难”之际,大佛再次被毁坏。
五代时期,李克用和刘知远两次大修庄严阁,庇护大佛于内。元末明初,佛像第三次被毁坏。这次可谓灭顶之灾,佛首彻底湮灭于世,从此大佛渐渐被泥土和植被掩埋,匿于山岭之中,消失在人们视野中长达600余年。
时光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王剑霓先生根据史书记载及开化寺与寺底村的渊源,经过艰苦调查寻访,最终找到了失踪600余年的大佛遗址,使这尊世界最古老的大佛终于重现于世。2008年,大佛的头部复原工程也宣告完成。
复原重生的大佛有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鲜明特点,造型朴实厚重,神色祥和安定,庄重里蕴含大慈大悲,佛身遍布岁月沧桑之痕。乱世而没、盛世而出的大佛似乎在向世人讲述自己千年来遭遇的磨难。
“开导蒙昧,化恶向善”的开化寺
蒙山大佛东南方坐落的是开化寺。开化寺的前身为并州大岩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与大名鼎鼎的洛阳白马寺同期修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批寺院,其遗址在今蒙山大佛处。北齐年间,高氏皇族在并州大岩寺旁岩石上雕凿大佛;为远瞻大佛,在南一公里处又建一寺,称前寺,并州大岩寺成为后寺,统称开化寺,取“开导蒙昧,化恶向善”之意。
同蒙山大佛一样,开化寺亦是命运多舛,先是毁于唐武宗灭佛,重建后于元末再次毁于战火,明洪武十八年再次重建。如今的开化寺是2007年在原址上修建的,坐西朝东。后殿采用窑洞式,一层为西方三圣殿,二层为五方宝佛殿。门窗为明清风格的菱形镂空花,回廊立柱上方有雀替木雕龙,体现出皇家庙宇的装饰元素。
开化寺因佛教净土宗一代大师昙鸾在此研修佛法而闻名。昙鸾不仅是佛学大师,还是天下闻名的神医,相传曾远赴江南随陶弘景学习医术,受到南北朝帝王和朝野僧俗的尊崇,被梁武帝称为“肉身菩萨”。昙鸾还被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推崇为始祖。
铁佛回家
紧邻开化寺的是铁佛殿。这座仿唐风格的木结构建筑是2009年在原址上修复的,殿内两座铁佛堪称罕见国宝。我国早在商代就开始使用铁器,但因为铁器具有易锈蚀的特点,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远不如青铜。铁佛殿内的释迦牟尼与迦叶尊者两座铁质佛像制造于唐代初期,比晋祠铁人早了300余年,能完整地保存至今实属奇迹。
两尊铁佛曾长期存放于太原市永祚寺文物局仓库。直到2008年,这两件珍贵文物才物归原主,重新回到了开化寺。
细细想来,从开化寺的铁佛,到晋南蒲津渡的唐代铁像,再到晋祠的铁人,在现存的我国明代以前30余座大型铁像里,山西地区竟然占到了一半还多。古老的三晋大地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虽然饱经战火离乱,其科技水平、文化传承却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吹尽狂沙始到金”。蒙山的历史源远流长,大佛、铁佛、寺院、塔林、连理花塔……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几经沧桑磨难,到今天终于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他们都是千年来王朝更替、成败兴亡的见证者。生活在中华盛世的我们,每当踏入这片佛国圣地,总会引发怀古吊今的情怀与思考。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旺季(4月至10月):8∶00开园,17∶00停止售票,18∶30闭园;淡季(11月至3月):8∶00开园,16∶00停止售票,17∶30闭园。
门票价格:成人35元,学生、团队25元,持特殊证件免门票。
行:乘坐58路、329路、K3路公交车均可直达景区。
住:太原龙隐温泉度假酒店、太原洲际酒店、如家酒店(长风商务区华润万象城店)、椰子水晶酒店 (太原晋祠公园店)等。
吃:景区内有羊汤面、砂锅、冰粉、炒灌肠等各类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