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 再铸辉煌 向着新时代工会干校奋勇前进 ——纪念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建校70周年
龚效萱
晷移寒暑,弦歌不辍。作为山西省总工会领导下的,培育工会干部、研究工运理论、传播工匠精神的基地,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70年来,学校在提高全省工会干部素质、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服务山西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代代干校人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山西工运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工运历史发展的绚丽乐章。
一、省总干校70年的奋斗历程
1951年5月,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前身——山西职工干部学校在太原市崔家巷汾阳会馆成立,同年6月中旬迁到赛马场。老一代干校人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学校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的荒原中建立起来。1954年年底,学校更名为“山西工会联合干部学校”;1958年7月,更名为“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从此,学校各项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70年来,省总干校始终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培养了一大批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经过几代干校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在继承中不断进步、在创新中锐意进取。如今的干校构建了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的“五个三”总体格局,即 “三个办学方针”———政治办学、开门办学、一心办学,“三个建设目标”———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工运理论研究基地、工匠精神传播基地,“三驾培训马车”——工会干部培训、特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三支师资队伍”——本校师资队伍、专家学者师资队伍、工匠大师师资队伍, “三项扎根活动”——校市校企活动、送教到基层活动、年度大调研活动。多维发力、稳中有进的干校不断为推动山西工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建校至今,学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0余期,培训工会干部近15万人,真正发挥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2017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吹响号角,省总干校再添“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华章,截至目前,已开展焊工、钳工、铆工、变频器系列、数控机床维修与保养、网络安全、钢铁冶炼与轧制、烹饪、剪纸以及职工创新工作室、基层班组管理、汽车变速箱工艺、煤矿井下设备维修与保养等多个专题,培训一线技术工人3000余人次,线上参训学员10900余人次,线上点击量达70000余人次。
———创造性地推出了“5221”课程体系,形成面向工会干部和职工两个群体,以思想政治体系为先,省总工作、特色课程、工会业务及技能培训五大课程体系;利用干校教师与职业技能专家两大师资库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使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富,也更接地气。
———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出版著作、教材90余本,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约350篇,其中40余篇在全国或省内获奖。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学校3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会干部教育先进集体”,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校党委多次被省直工委和省总直属机关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70年间,学校共获各种荣誉称号50多项。
二、省总干校70年的奋斗启示
从70年峥嵘岁月中获取智慧和启迪,在新时代潮头乘风破浪创造未来。抚今追昔,向新时代工会干校的目标迈进,向课堂上有声音、杂志上有文章、系统内有影响、学术上有地位、社会上有效果的“五有”目标靠拢,省总干校坚定前行。
一是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工运事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促使工会干部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二是牢牢把握工运事业时代主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聚焦工会工作主战场,针对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工会干部和职工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形式和方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三是牢牢把握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总要求。坚持把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的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群众,征集培训需求意见。根据工会干部和职工的需求,制订多专题的培训“菜单”,提供更贴合实际更实用科学的培训内容,使工会干部培训教学更贴近工会工作实际和工会干部、职工的要求。
三、锐意进取,谱写省总干校新篇章
过去的70年,省总干校与共和国同舟共济、结伴而行。而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省总干校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立足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学校培训事业新局面。
坚持党的领导,形成特色培训体系。省总干校作为我省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最高学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花开满园”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送教下基层活动,坚持政治办学,形成具有干校特色的培训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工会干部的重要基地。
坚持工运理论研究,推动工运理论创新。干校作为工会与劳动关系理论的研究基地,要加强对经济社会政策和劳动关系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认真开展大调研活动;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工会工作服务大局的新思路、新途径、新载体,为工会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全面增强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落实“5221”课程体系的要求,着力提高师资质量,努力培养卓越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开展签约式教学,每年签约一批专家学者,完善学校师资库。
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干校新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记忆、传承、传播干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眼未来,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干校新文化,在旗帜、道路和方向上保持定力、坚定自信。
峥嵘岁月激情回荡,前程辉煌催人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为工运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政治办学
坚守办学初心不动摇
前不久,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召开了该校历史上首次党建工作会。大会以近年来该校在党建工作中的实践为基础,回顾总结了以往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了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党建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该校坚持正确政治办学、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是以工会干部培训为主职主业的一所培训学校,是全总命名的全国15所“工会干部培训示范校”之一。建校70年来,该校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省各级工会培训了大批工会干部,为全省工会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推动我省工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期,该校把政治办学摆在统领位置,在培训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坚持与省总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校党委在反复思考、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办学方针,即“政治办学、开门办学、一心办学”。“政治办学”被摆在首要位置。校党委要求,全体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教学培训中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坚持政治办学,不仅要讲好相关的政治课程,而且要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贯穿在包括业务培训在内的所有课程之中,引导广大学员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规定,对于一周以上的长训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精神等是必设课程,并且由该校具有高级职称、从事培训教学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师讲授,对于特殊班次或者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则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讲授。
为了增强党委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校党委制订了 “第一议题制度”,即每次召开党委会议时,先由校党委负责同志主持学习一篇政治文献,再研究具体工作。“第一议题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使党委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为了提升广大教师的政治素质,促进教师加强政治学习,保证所讲授课程政治正确,截至目前,该校已经坚持开展了两年多的“学习经典”讲座活动。“学习经典”每月举办一次,由学校教师提前备课,然后登台向全体教职工讲授。通过学习,广大教师的政治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目前,该校正在以党建工作会议确定的抓龙头、抓支部、抓融合、抓制度、抓载体、抓文化的“六抓”部署为抓手,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推动学校政治建设,为建设新时代工会干校努力奋斗。
适应时代要求 创建时代品牌
创新发展引来“花开满园”
日前,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2021年度“花开满园”送教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该校广大教师将陆续奔赴一线,为基层工会干部送去他们心仪的培训课程。
“花开满园”送教到基层活动是该校创新发展、服务基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一项面向基层工会的培训活动。基层工会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点课”,学校则派出教师到基层授课。为了减轻基层工会干部的负担,强化服务时效,在送教过程中产生的差旅、住宿等费用均由学校承担,也无需向授课教师支付授课费用。“花开满园”送教到基层活动自2018年开展以来,受到基层工会的热烈欢迎。受教师人数所限,许多基层工会经常需要排队等候多时才能满足培训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3年多来,学校共组织送教活动106期,涉及全省11个市的40多个县、60余家企业,培训工会干部两万余名。
在创新中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创建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是该校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近年来,除送教到基层活动外,该校还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
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和工会干部交朋友,和一线职工拉家常。2018年以来,该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调研切实了解基层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基层工会干部的所需所盼。近年来,该校教师深入基层平均达到5次以上,走访调研的基层工会和企业达到50余家。通过不间断开展调研活动,老师们讲授的课程更接地气了,更切合工会干部的需求。
2019年7月5日,省总干校报告厅内高朋满座。来自全省11个市总工会、33家企业和县级工会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该校以“携手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校市、校企合作从此拉开帷幕。开展校市、校企合作是该校践行开门办学方针的有效之举,是该校夯实教学基础、增强科研底蕴、提升服务水平的一种新模式,为工会干部培训、工运理论研究、课题调研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目前,该校正在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探索不同的合作模式,校市、校企合作正在得到进一步深化。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自2017年开始,该校聘请享誉省内外的40余名工匠大师作为客座教师,开展了“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举办了包括钳工、焊工、数控机床维修等在内的13个专题培训班30期,培训一线工人3000余名。“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开班以来,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受到了省人社厅和省总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受到省外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技能培训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品牌工作。目前,该校正在积极创造开展职工技能等级培训和筹备成立“山西工匠学院”的条件,努力为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改革中完善 在探索中提升
干部培训屡创佳绩
5月14日,在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来自全省多家大中型企业的80余名学员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圆满结业。这是该校新学期以来举办的第八期培训班———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会干部培训班。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该校今年的培训人数已近600名。
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始建于1951年5月15日,如今已走过70度春秋。从艰苦岁月起步,一批批干校人以工会干部培训为己任,艰苦奋斗、勠力前行,为全省各基层单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工会干部。进入新时代,省总干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总工作大局,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创新办学形式,为全省工会干部素质提升作出了新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该校年均举办各类培训60余期,年均培训省内外工会干部5000余人次,培训人数和培训期数屡创新高,走在了全国兄弟院校的前列。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该校依然调整思路,积极开辟阵地,及时录制视频培训课程,开展线上培训和送教到基层活动,先后有2.1万名工会干部和一线职工参加了视频培训课程的学习。
为了提高培训水平,保证参训学员学有所获,近年来,在省总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该校在完善培训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师资力量、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收到一定成效,多次得到省总的肯定。从2018年开始,该校着手“三大师资库”(专家学者师资库、工匠大师师资库、本校教师师资库)和“五大课程体系”(政治理论体系、省总工作体系、特色课程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基础业务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培训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近年来,该校先后制订出台了《工会干部培训工作规范化意见》《工会干部论坛制度》,规范培训工作,为工会干部搭建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为了丰富培训内容,该校还将“工匠大师励志课”引入工会干部培训课程,既起到了激励作用,又拉近了工会干部与一线职工的距离。
从去年开始,该校正式启动“5221”课改工程,即建立5个课程体系的设置、设置两种课程模式、面对两种类型学员、汇聚一张课表。目前,该校正在对“5221”课改工程进行反复推敲、全力推动,力求以此推动培训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省总干校建校70周年之际,该校广大教职工纷纷表示,将在省总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前进,通过不懈努力,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工运理论研究基地、工匠精神传播基地。
责编:韩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