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用创新“金钥匙”开启转型发展新路

2021-06-30 11:53 来源:山西工人报
字号: A A-

序言

弘扬劳动精神,书写创新故事。今年5月,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此项殊荣是对平朔矸电公司多年来攻坚克难、革故鼎新的激励,更是对平朔矸电人披肝沥胆的工匠精神的肯定。我们一定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并以此为新动力、新起点,再接再厉,致力于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研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激动地说。

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是该公司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主要从事煤炭清洁燃烧、节能环保及综合利用等研究,是公司先进技术的产地、科研实验的基地及科技人才的宝地。

循环发展,开启矸石发电技术新时代

改革开放之初,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拨动了平朔这片沃土的脉搏,平朔矿区应时而生。

2002年前,平朔矿区是一个单纯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煤炭企业。面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弃物煤矸石、中煤、煤泥和井下疏矸水,如何更加妥善地处理这些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循环发展,是平朔人面临的问题。

2002年12月,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和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煤矸石发电公司发展绿色电力的序幕。

平朔矸电公司规划装机规模为700MW,总投资约33亿元。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2×50MW直接空冷凝汽式燃煤矸石发电机组,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的山西省煤矸石发电示范项目,于2005年1月投入运营,2017年年底相继关停;二期2×300MW机组于2009年8月投入运营,是省内首台投产的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工程采用直接空冷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1065T/H锅炉消化吸收了国际300MW等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先进制造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该项目是一个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典型的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的建设对于山西省和朔州市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平朔矸电公司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于行业  “排头兵”的角色,始终坚持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基础,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打造全国煤矸石发电品牌企业为宗旨,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目前,该公司总装机容量为600MW,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2020年完成发电量27.56亿千瓦时,供热量90万吉焦。

廿载岁月,春华秋实。从2002年到2021年,平朔矸电人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激情、智慧、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垒起企业品牌厚实的基石。平朔矸电公司拥有煤电污染控制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创新平台,平朔矸电公司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创新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参与研发的“煤矸石固硫控温燃烧与灰渣高效利用耦合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项荣誉取得的背后是每个平朔矸电科技工作者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的辛劳付出。

科技创新,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风浪磨砺腾飞的翅膀,荆棘加速追梦的步伐。多年来,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攻关创新团队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激发潜能和动力,鼓舞干劲和斗志,勠力攻坚,让创新这把“金钥匙”在提质增效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有职工13人,均为中共党员(其中1名为预备党员),平均年龄39岁,其中硕士研究生10人、在读博士两人,高级工程师10人。这是一支具有专业设计和研发能力、先进工艺技术指导能力、掌握先进质量检验手段的技术人才队伍,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省部级科技成果12项。

创新工作室是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迸发源”,对企业创新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平朔矸电公司“赵云凯创新工作室”于2018年被山西省电业工会联合会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完成3个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形成了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情、适宜推广的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技术科技成果和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为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激发内生科技动能的同时,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先后挂牌“华北电力大学—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山西大学—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山西省电站控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热能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等相关工作站,2010年以来共有89名研究生进站学习;先后培训行业内其他电力公司技术人员102人次,培训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学生共计364人次,为行业储备了技术人才。公司派驻在职员工任教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加强在校学生的实践认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行业精英,活跃于业内各个平台。

让科研课题来自生产一线,让科技创新切实服务项目需求。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积极开展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发电的煤炭热解燃烧多联产技术(2018YFB0605000)”和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基于发电的低热值煤热解燃烧分级转化分质利用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20181101005)”项目研究。该项目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热解炉紧密耦合,通过简单而先进的工艺在一套系统内实现电、热、油、气的联合生产,避免因散热造成损失,解决富碳洁净煤冷却、运输和利用困难的问题,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平朔矸电公司技术中心先后参编3项国家标准,主持制订实施的山西省地方标准《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为燃煤电厂粉煤灰大规模消纳开辟了新途径。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者争胜。平朔矸电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著和韧劲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收获了一项项荣誉。该中心于2011年被认定为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被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荣获山西省工人先锋号称号,被评为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质量信得过班组;女子班组荣获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山西省十大杰出女子班组和山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等称号。

结语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能源企业的发展更具特殊意义。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能源革命,大力倡导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煤矸石资源利用水平,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说。

思路决定高度,视野决定境界。一次次攻关的成功没有让他们停滞、满足,一个个荣誉的取得没有让他们骄傲、自满。当我们还在欣赏他们一道道光环的耀眼光芒时,平朔矸电人已心向远方,大步走向未来……文/武建芳 赵静

责编:韩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