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太铁路风暴(1922—1923)
【铭刻】
在建党初期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山西铁路工人写下了耀眼的一笔——发生在1922年至1923年的正太铁路风暴,是山西工人运动初兴阶段影响最大的工人罢工斗争。1926年召开的中华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样评价:“做过很剧烈的反帝国主义、反军阀运动。”
这场工运斗争风暴让工人阶级逐渐团结和成熟起来,不断走向联合和统一,最终成为一股强大的进步力量,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舞台。
乘坐一趟初夏的列车,追寻一段红色的印记。
芒种日,5时许,记者登上了K1116次列车,从太原出发,经停阳泉,至石家庄。穿梭在百年正太(现为石太铁路)线上,一路风尘,一路探访,在旅途中触摸百年前工人运动的遗痕,在行走中感受那段风雷激荡的历史。
时间回溯到100年前。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开宗明义地指出,“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主要工作,并为工人运动的发展制订了明确的任务和指导方针。会后不久,我党即于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劳动组合书记部相继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将工人运动的火种播向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在这风起云涌、浴血荣光的峥嵘岁月中,山西铁路工人以昂扬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耀眼的一笔——对发生在1922年至1923年的正太铁路风暴,1926年召开的中华铁路总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曾给予过这样的评价:“做过很剧烈的反帝国主义、反军阀运动。”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谢忠强称其为“山西工人运动初兴阶段影响最深、斗争最壮烈的是铁路工人运动”。
前夜
清晨的列车,像一条匍匐的长龙,呼啸着向东驶向放出霞光的远方。
河山环绕、山岭纵横,1个多小时的疾行后,列车驶入山城阳泉。
阳泉地处山西“东大门”,素有“三晋要冲”“晋冀咽喉”之称。1947年,人民解放军发动正太战役,一举解放建城,成为我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获称“中共第一城”,是一个有着特别重大战略意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城市。
1907年,随着正太铁路在阳泉设站,平定县阳泉镇一跃成为山西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大枢纽。记者在阳泉市总有关人员的带领下,从位于阳泉城区德胜东街繁华路段的阳泉火车站旧址开始,开启了此次寻访之旅。
这是一栋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坐南朝北,由3个尖顶建筑构成,中间为钟楼,两边各有一间式样和规模相同的尖顶房,是山西省现存年代最早、最完整的一处百年车站。看着房顶上高高雕刻着的“阳泉站”3个大字,记者仿佛听到了当年正太铁路工人洪亮的号子和火车轰鸣的汽笛声,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114年前。
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卢(沟桥)汉(口)铁路,同时提出以卢汉铁路为主,临近各省可以修建支线与之衔接。同年5月,山西巡抚胡聘之奏请开办太原至正定支路,由山西商务局借外债修建,清廷准奏。为了争得正太路的修建权,俄国通过华俄道胜银行推荐法国工程师越黎勘察了线路。越黎发现,此路虽然山峦重迭,地势险峻,但资源丰富,有修建的必要。因此,正太路的修建也成为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一个明证。
正太路的修建在客观上打通了山西通往华北、华东和中南的通道。据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档案史料记载:“正太路,穿越太行山脉,横跨晋、冀两省,东起石家庄,经阳泉,过榆次,直达太原北站。省界在南峪、娘子关站间,界西为山西境内。连接平汉(北平至汉口)、同蒲(大同至风陵渡)两铁路,是山西重要交通干线。”山西由此进入铁路时代,区位优势和经济价值得到提升。铁路沿线也成为中国北方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初的中国被践踏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动军阀的铁蹄之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正太路亦不能幸免。作为山西历史上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其当时被法国资本家控制和把持。在外国资本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铁路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据太原工务段汾河线路三给工区退休职工王清明回忆,其父王石头曾参加过正太铁路罢工。当时,铁路开通,他的父亲用脚车拉着全家从老家来到太原。原本以为能过上舒心的好日子,不料资本家和工头们根本不拿工人当人看,其父和工友们“从早到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资本家经常不给开工资,对工人伸手就打、张口就骂”。铁路工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笨重的劳动,大多数人长年露天作业,靠手抬肩扛干活,没有劳动保护,伤亡事故经常发生,处境十分凄惨。《中国劳动年鉴》对此也有过记载。工人过着朝不保夕的牛马生活,看不到希望。有些工人消沉、沮丧,下班后去酗酒、赌博,以此消解忧愁,发泄不满。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太铁路工人反帝反封建的自发斗争伴随着其作为一个阶级的成长从未间断。虽多数遭当局残酷镇压,但他们在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觉悟,逐渐产生了对真正的工人团体——工会组织的呼唤和渴求。
觉醒
正太铁路既是一条飞越太行天堑、贯通晋冀两省的经济大动脉,也是一条传播革命思想、传导革命洪流的交通大通道。阳泉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特聘文史研究员黄顺荣告诉记者,正太铁路开通运营,为新思想的传播和党的早期活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太铁路工人受到先进思想的冲击,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中国命运,渴求寻找救国的方法和道路。1920年年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李大钊派罗章龙、史文彬到石家庄,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邓中夏、朱务善也率“平民教育讲演团”到正太铁路沿线宣传“劳动创造世界,工人要当主人,团结起来向资本家进行斗争”等革命道理,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极大地鼓舞了铁路工人的斗志,为党在正太铁路的活动奠定了基础。石家庄市总工会编撰的《石家庄市工人运动史》对这段历史也有过专门记载。
1921年9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先后派张昆弟、贾纡清到石家庄,深入铁路工人中发展党员、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革命工作。张昆弟是毛泽东、蔡和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好友,曾一起创办过新民学会。当年冬,党组织又先后派贺昌、彭真、王鹤寿等人到正太铁路工作。在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的领导下,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据石家庄铁路办事处、车辆厂1960年编撰的《路史》记载:“在长辛店、正定工人俱乐部的影响下,1922年2月,正太铁路工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同年7月到10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先后派共产党员张昆弟、刘明俨、吴先瑞、贾纡清到正太铁路工作。10月8日,在石家庄成立了正太铁路工业研究会传习所。为了联络更多的工友,实现正太全路的劳动组合,孙云鹏、滕邦忠分别到阳泉、太原去联系。经过他们的努力,阳泉、太原相继成立了传习所,都愿意和石家庄工人抱成一团。就这样,全正太路的工人很快组合起来了。不久,根据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委会的要求,石家庄正太铁路工业研究会传习所改为石家庄正太铁路总工会,下设石家庄、阳泉、太原3个分工会。贾纡清在石家庄任总工会指导员,吴先瑞任阳泉分工会指导员,刘明俨任太原分工会指导员。”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领导下的“正太铁路总工会”的成立,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正太铁路工人队伍中得以传播,为组织工人、发动工人进行斗争奠定了组织基础,并迅速在正太路上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风暴
完成阳泉的采访后,记者踏上次日的列车,继续一路向东寻访。
列车,执着而不知疲倦地穿梭着。7时许,列车缓缓驶入石家庄站。
石家庄是正太铁路的东起点,也是由正太铁路呼唤而出的一座新兴现代化城市。百年前,石家庄还只是一个小村庄,隶属于正定府。正太铁路开通后,这个传统的农业村落华丽转身,成为一个物资集散的陆路交通港口。随着铁路管理局在石家庄入驻,医院、邮局、税所等一系列公共机构也相继进入,石家庄人口激增,工商业开始兴起,城市规模一天天扩大。
站在大石桥正太铁路遗址,记者能看到风貌犹存的老正太饭店以及不远处石家庄旧火车站的钟楼。周边,街巷纵横,老树参天,百年前激荡的风雷似乎已经远去。然而,红色的记忆永不褪色。
1922年12月12日,在张昆弟、孙云鹏等领导下,正太铁路总工会召开积极分子会议,酝酿开展为铁路工人争取权益、谋求解放的革命斗争。会议决定,向路局提出增加工人薪酬、改善工人待遇等9项要求,并限令其24小时内答复,否则将举行罢工。
12月14日,由于路局对工人提出的要求拒不作答,正太铁路总工会召开了全体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从15日起举行全线罢工。与会代表群情激昂,表示“倘铁路当局不给我们以满意答复,我们绝不上工”。
罢工委员会发出罢工宣言:工友们、同胞们呀!我们工人所受困苦压迫的地位——尤其我们正太铁路局的,说来真是痛!我们工人一生一世如牛马似的劳苦工作,自己所做的,自己完全想不着。这是何等的不平了!我们虽然拼死命去做工,简直是一饱一暖都得不到,你看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不但使我们的家中老小得不到安然养活,就是我们自己也吃不得一顿饱饭,穿不得一件暖衣了!我们正太铁路工人在此万不得已之中,上次也曾请本路局,要求九条生活条件。不料一直到现在,差不多有三个月了,上面不但没有一个字批示给我们,反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来挤压我们。说什么“再要多说,你们去罢工吧!罢了三五个月也不打紧”。工友们,同胞们!这是什么话?还近乎情理吗?这是何等蔑视工人,欺骗工人!我们现在忍无可忍了,唯有做出我们所不愿意做出的最后行动!暂行罢工静待解决……(原载于《档案天地》2001年)
工人们被迅速发动、组织起来。阳泉分工会、太原分工会分别在梁永福贺昌的带领下组织了宣传队、纠察队,负责巡逻,维持秩序,保护机器,做好了罢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2月15日6时整,石家庄正太铁路机器厂鞭炮齐鸣、汽笛怒吼。参加罢工的1000余名工人听到罢工的信号后,来到规定的地点集合。纠察队员们臂戴袖章来到车站,包围了法国资本家的住宅和办公大楼。霎时间,机器停转、火车停运。从石家庄到太原,200多公里的正太铁路全线瘫痪了……
此时,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意外发生了。原来,在当日6时前,一列由太原始发的头班客车因未接到罢工通知,已经从太原站发出且还在正太线上奔驶着。如果让它继续运行,开到石家庄,那将对罢工产生极坏的影响,还会瓦解罢工工人高昂的士气。
怎么办?正太铁路总工会当即决断,向阳泉分工会下达命令:“一定要把列车截在阳泉,不准向前再开一步,还要把旅客安置好。”
阳泉分工会负责人梁永福接到命令后,立即作了传达部署,并组织敢死队、纠察队、宣传队分头行动。11时,这列客车开进阳泉站。梁永福一马当先跨上车头,向列车司机下达命令:“现在全线罢工了,列车只能停在这里,不能再动!”机车司机和乘务员听说是总工会的罢工令,便听从号令,跳下火车加入到罢工行列。车上旅客经过工人的宣传和妥善安置,也都对罢工持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但是,有一个人跳出来不答应,他就是路局车务处总管、法国人白聂。这天,他的一节专车就挂在这列客车上,准备去石家庄。他不听总工会的说明和劝告,先是蛮狠指责,后又乘人不备爬上机车拉响汽笛,要强行开车。见此情况,工人们平时积累的对洋人、工头的仇恨此刻全部爆发了。在梁永福带领下,200余名罢工工人奋不顾身地冲到道轨间、卧到铁轨上,用身体铸成了不可逾越的路障。纠察队员也立即包围了机车,几名工人跳上车头将白聂拉下车来。白聂见势不妙,狼狈地雇了一顶骆驼轿子逃回了石家庄。
全线罢工后,工人们在路局外席篷坚守岗位,坚持斗争,静待解决。铁路当局非常惊恐,立即向北洋政府“严重交涉”,四处斡旋,请太原和石家庄各报馆、警局、商会、矿务局等有关部门竭力调停。山西军阀阎锡山也派代表与正太铁路总工会疏通关系,劝说工人早日开工。面对威胁利诱和武力胁迫,铁路工人始终不为所动。
12月17日,正太铁路总工会发出了罢工的第二次宣言,在原有9项罢工条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承认正太铁路总工会有代表全路工人之权、罢工期间不得扣薪、不得因罢工开除工人、路局处罚工人须先征得工会同意等5项补充条件。
正太铁路工人罢工得到了沿线工、农、商、学各界的同情和支持。全国各大产业工会纷纷来电表示声援,唐山京奉铁路职工总会、汉冶萍总工会等以及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备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处也都来电和进行实物支援,大量生活用品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工会,慰问罢工工人,极大地鼓舞了工人们的信心。
12月24日,罢工到了第10天。法国资本家损失银圆高达30万元,总办沙革低头认输,被迫与工人谈判。正太铁路总工会之前提出的14项条件,除8小时工作制和增加工资两项略有变动外,其他全部予以答应。这些答复条款还被印制数千份,通告全国。
1922年12月27日,正太铁路全线复工。开工的那天,全路工人欣喜若狂,上街游行,庆祝胜利。工人们手执“罢工胜利”“全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的标语旗帜发出开工宣言:胜利了!我们此次罢工,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我们的胜利,虽不能说十分圆满,但是这种小小胜利已不是和我们早先一样的散漫群众所可得到手的,是我们有了团结之后才能得到的。劳动者要解决痛苦和压迫,须得团结起来,这又一次证明了。团体既然这样有价值,我们以后便当尽力把团体更坚固起来、更扩大起来,以便于解除一切痛苦和压迫……我们于今天开工了。在这一天,我们更感觉到劳动者阶级的团结之必要。所以,我们要高呼“全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并祝“劳动万岁”!
至此,历时12天的正太铁路工人第一次大罢工取得了最终胜利。
声援
正太铁路工人运动如火如荼之际,京汉铁路那边也“起火”了。
供职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的文史学者林小静曾对这段历史进行过多次寻访。虽然参与大罢工的许多当事人及其后人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已经难觅,但透过林小静当年的采访资料,我们仍然能够还原当时的情景:
1923年2月4日,农历腊月十九,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可贾玗清在正太铁路总工会焦急地走来走去。就在前几日,正太铁路总工会接到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的请帖,邀请前去参加2月1日在郑州举行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正太铁路这边当即派出5名代表,带着锦旗、礼物和正太铁路3000多名工友的心意到郑州祝贺。其中,阳泉分工会的冯德耀、太原分工会的邢昌福便是5人中的两人。可是,他们已经去了几天,还没有任何音信。
就在贾玗清担心不已的时候,京汉铁路正定分会派人送来了一封信,拆开一看是一张罢工宣言。原来在郑州开会期间,反动军阀吴佩孚密令郑州驻军派军警包围了工人代表,捣毁了会场,并把守住代表住的旅馆,不许代表们自由活动。因此,京汉铁路工人从2月4日开始全路总罢工,要求惩凶道歉,重新挂匾。
这时,去郑州的代表也匆匆赶回来了。大家马上决定下午6时召开全体会员大会,研究对策。
还没到开会时间,会场里便挤满了人。工友们一个个都为京汉铁路的兄弟们打抱不平。施恒清向大家介绍了在郑州开会遭到迫害的情况后,贾玗清接着讲道:“工友们,京汉路这次罢工纯属为争人权、争自由。这绝对不是一条铁路的事,它关系到咱们全体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京汉和正太两条铁路关系密切,鞋破袜连。如果他们罢工失败了,咱们也不会安生,大伙千辛万苦办起来的工会就会散架,十二月罢工赢得的胜利也会一笔勾销!”贾玗清的话字字敲在工友们的心头。大家纷纷表示,如果京汉铁路工友提出的条件三日内不能解决,就举行全路同情总罢工。
会后,正太铁路总工会向江岸京汉铁路总工会发出通电,以作声援,同时派40名年轻工人到正定分会协助纠察。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空气渐渐紧张起来。2月6日,正太铁路总工会给京汉铁路总工会连着发了几封电报,却都石沉大海。当天下午,总工会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形势,决定从2月7日12时起举行同情罢工,用实际行动声援京汉铁路的兄弟,口号是“罢工纯为援助京汉工友,不答应京汉工友的条件,绝不复工”。
阳泉、太原两地迅速作好准备,并制订了“无论任何人都必须听从总工会命令、无总工会命令不准私自上工,每日到分工会点名两次,如遇军队压迫全体示威”等7项纪律。
2月7日中午,时钟指向12时,罢工的汽笛从石家庄飞出;接着,阳泉、太原两地的火车也鸣起汽笛声,汇成一片声的海洋,飞遍整个正太铁路。
工友们有的放下工具,离开工房;有的跳下机车,从四面八方涌向工会指定的集合地点。纠察队员扛着木杆奔向各个目标;宣传队员走上街头向各界揭发吴佩孚在郑州迫害工人的真相,申明罢工理由。
正太铁路局一看工人势力大,明面上不敢阻拦,暗地里却捣起了鬼。就在罢工开始后没几个小时,寿阳县衙门以贩卖毒药的罪名抓走了芹泉道班的工人。接到芹泉站的电话,阳泉分工会立刻研究如何救出这名工人。梁永福分析道:“敌人真是越来越狡猾了,想借刀杀人。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大家于是一起去找一个叫罗祖德的弹压要人。罗祖德受洋人指派,在阳泉站做一名弹压,平时对工会活动处处进行破坏,做尽坏事。十二月大罢工时法国车务总管逼着火车开车就是他出的主意。
梁永福和工友们找到罗祖德。罗坐在太师椅上,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说道:“你们罢工,不通车,我没法管。”
梁永福反复跟他讲道理,罗就是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梁永福心中的怒火再也克制不住了,他指着罗祖德的鼻子问道:“姓罗的,芹泉工人被抓,是不是你幕后指使的?”
罗祖德一看自己的阴谋被梁永福识破,恼羞成怒,抓起一根木棍就要打向梁永福。一旁的工友抓住了罗的手腕,并摁住了罗的脖子;其他工友这时也举起拳头准备上前狠狠地揍他一顿,以解心头之恨。罗祖德一看形势不妙,吓得告饶起来:“梁会长,我这就让他们放人。”
就在正太铁路工人以同情罢工声援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候,当局开始全面镇压工人的罢工运动。原来,京汉铁路大罢工在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下已经失败了,只是正太铁路总工会和阳泉、太原两个分工会,还没获知这一消息。
2月8日一早,阳泉县衙的警察包围了阳泉分工会,抢走了工会的财务,连门也封了;同时还宣布将梁永福、解占奎等工会委员和积极分子共18人开除出路局,并威胁梁永福让工人马上复工。梁永福凛然回答道:“要复工,必须有总工会的命令!”
2月9日晚,正太铁路总工会收到了京汉铁路工会正定分会发来的电报:京汉罢工已遭武力镇压,为避免意外损失,请贵会立即复工。
2月10日,正太铁路全线工人忍痛复工。
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1922年到1923年的正太铁路风暴有过胜利,有过挫折;有过低潮,有过高涨。但是,挫折不代表屈服,沉寂也是在为新生蓄力。正如阳泉市党史研究室主任郭玉珠所言:“党的领导让工人阶级日益团结和成熟起来,成为一股强大的进步力量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舞台。”
【思考】
阅尽百年沧桑,不褪昔日苍颜。如今,正太铁路上的工运呐喊和战争硝烟早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作为连接晋冀的通道,正太路仍然风姿灼灼,傲然存在。追思这段历史,回味苦难辉煌的历程,就是要用工运先驱坚定不移跟党走、无役不从闹革命的优良传统,激励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牢记肩头使命,赓续精神血脉,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山西工人报全媒体记者:岳燕林
视频拍摄:全媒体记者 戎兵 崔荣阁 赵晨萍
视频剪辑:全媒体记者 赵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