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丨杨永胜:施巧手让古建获新生

2024-05-22 09:25 来源:山西工人报
字号: A A-

C20240522-yw1-147598 - 副本.jpg

杨永胜在雕刻影壁墙中间花

山西工人报首席记者司雁

5月14日一大早,山西古建筑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杨永胜风尘仆仆地从代县工作地赶回太原总部。采访中,他说不出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搓手。他的10个手指关节粗大,这是他长期在泥水中工作导致的。

得知自己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喜讯时,杨永胜正在为一个影壁雕刻《丹凤朝阳》的圆形石雕。从事古建修复工作36年来,他曾获得“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被授予山西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最近,我们做了7个仿古门套、窗套,1个牌楼,还有4个影壁正在加工,工作很紧张,下午还要赶回工作地。”杨永胜说。

杨永胜17岁进入泥瓦匠这个行当,从跟随师傅行走乡间为村民盖房到去北京修复四合院,再到参与大同华严寺、浑源圆觉寺、五台显通寺等国宝级文物建筑的修复,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让无数断壁残垣、风雨飘摇的古建筑重获新生。

在参与太原市阳曲县青龙古镇的建设中,深入了解民居影壁、须弥座等复杂砖雕的制作技艺;在太原市府城文道#9、#15院及关帝庙维修项目中,对历史街区建筑保护及保留传统风貌有了深入理解;在山东莒县莒国古城建设项目中,掌握了春秋、汉、唐、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随着参与项目的增多,杨永胜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不断追求提升匠艺水平的同时,还学习了大量先辈们留下的丰富经验与理论知识。

在多年的古建修复经历中,最令杨永胜难忘的是2014年在大同浑源修复的一座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古戏台。当时,这座戏台房顶坍塌、墙体开裂、窗套风化,各类构件散落四处,旧墙、旧影壁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损坏程度达到近80%。面对如此“惨状”,杨永胜没有退缩,而是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参考老照片以及当地的民房样式,最终成功倒推出戏台原本的样子。该戏台修复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杨永胜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白天边干活边琢磨,晚上请教老师傅,半夜还在挑灯摆实样,直到满意为止。为了不断提高技艺水平,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争取制作出更多称心的作品。“按图纸规范操作,干的活灰缝饱满、外型美观,最终让客户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杨永胜说。

在太原蒙山开化寺连理塔的修复工程中,杨永胜展现出卓越的瓦工技艺,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连理塔塔刹基座为仰莲卷草造型,外观雅致却构造复杂、风化严重,修复方案要求恢复塔刹基座原有的仰莲卷草样式。施工初期,作为瓦工组的技术骨干,杨永胜依据自身丰富的施工经验,结合设计方案及残存现状,对塔刹基座进行了精细的测量分析,最终通过绘制草图、放大样等方式确定了塔刹基座的修复方案。塔刹基座的修复主要包括异形砖加工、青砖剔补及卷草造型制作3个部分。在此过程中,杨永胜凭借经验,巧妙地对设备进行了适当的改造,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异形砖的质量,实现了连理塔的完美修复。

从未系统学习过砖雕技艺的杨永胜,硬是凭借勤学苦练练就了这门技术。一块普普通通的青砖在他的一双妙手中变成了寓意吉祥的花鸟、饰物、山水、人物等,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泥瓦作文物修复师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细心挑选的每一块砖、准确砌筑的每一道墙、仔细修补的每一处裂缝都会化腐朽为神奇,让古建筑重获新生,让人们重新见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杨永胜工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