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晋源区:强化人才支撑 助力文旅发展
太原日报记者 尹哲 见习记者 陈嘉欣
“东方甄选”团队带着全国网友云游晋祠、打卡太原古县城,“五月天”乐迷们以音乐之名汇聚稻田公园定格美好瞬间……游山水、读历史、访古迹、探非遗,随着太原文旅火爆出圈,晋源区已成为太原市热门旅游目的地。
人才兴,则产业旺。为顺应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求,近年来,晋源区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强化本土文旅人才、文物全科人才的孵化与培育,力求将人才资源转化为驱动文旅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同时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人才链产业链有效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培养本土文旅人才
针线穿梭间,细腻绣品渐次绽放;刻刀游走处,木雕石刻栩栩如生;烙铁舞动时,葫芦烙画惟妙惟肖……今年9月,晋源区承办的2024年太原市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大赛在稻田公园举行,参赛的选手纷纷亮出拿手绝活儿。为促进非遗技能人才培养,晋源区不定期举办晋源工匠评选、非遗工美类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积极搭建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平台,构建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晋源区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11项、市级非遗项目28项、区级非遗项目51项,代表性传承人70人。
面对晋祠景区日益增长的游客流量与官方讲解员紧缺的现状,晋源区以强化本土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对讲解员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并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芦庆华、晋祠博物馆“金牌”讲解员张引亲自授课,传授宝贵经验。
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参训学员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服务意识。学员樊跃琴深有感触地说:“此次培训干货满满,从讲解员的礼貌用语到专业技能的掌握,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受益匪浅。”
“定制”文物全科人才
山西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在考古与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全科知识背景的高端人才严重短缺的挑战。根据省文物局关于做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工作的要求,晋源区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与创新性的举措。2022年起,晋源区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深度合作,开启文物全科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供给,为晋源区文物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已联合培养文物全科人才3人,今年拟再培养2名。
晋源区委组织部分管人才工作的负责人介绍,根据文物保护工作需要,晋源区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物全科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寒暑假期间,为文物全科人才提供专门实习岗位,让他们深入一线,亲身体验晋源区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确保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2023级学生杜雨轩谈起自己在晋源区的实习经历,满怀激动地分享:“我参与了仙岩寺、西邵关帝庙、晋祠白衣庵等文物点的安全巡查工作,这不仅让我掌握了许多在学校课堂上难以触及的实用技能与知识,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校地一体联动
高校具有创新资源集中、人才智力密集等优势,是文旅产业发展的优质“合伙人”。近年来,晋源区通过校地融合共建,打通人才交流通道,积极探索产教研融合新模式,助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持续擦亮“唐风晋韵·魅力晋源”文旅品牌。
依托晋祠博物馆、太原古县城、晋阳湖公园、花卉小镇等地方特色资源,晋源区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容丰富、规模宏大、价值凸显的精品线路并对重点高校进行宣传推介。在晋源区旅游大厦平台的助推下,晋源区成功举办“太影杯”晋源研学旅游活动,近4000名高校师生搭乘文旅共享专车从大学城汇聚而来,走进各大历史文化景区,开展研学旅游实训活动。活动带动直接消费90万元、间接消费500万元,为晋源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拓宽文旅专业人才联合培养通道,晋源区在蒙山景区挂牌成立“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晋源区实习就业基地”,形成旅游人才点对点长期输送机制;同时,邀请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对全域窗口服务人员进行常态化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训,并定期开展考核评比,形成“严格规范、有进有出”的长效管理机制,激励服务人员不断进步。
展望未来,晋源区将加速构建文旅人才高地,以前瞻性的视野与务实的行动,推动文旅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行,奋力开创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责编:韩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