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技能竞赛 育工匠人才 扬工匠精神丨“守正创新”是他们坚守的初心

2024-11-19 11:37 来源:山西工人报
字号: A A-

山西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宋铭轩

在山西省第八届暨全国第九届(山西赛区)烹饪服务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西餐服务赛区,一张墨绿色台布搭配晋城康养示范区的园景主题;深红色酒液与浅绿色果汁交相呼应的餐桌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参赛选手郭永财身着西式礼服,用标准的西餐礼仪为评委讲述此次西餐宴会服务主题设计中蕴含的含蓄、典雅的东方古代美学。

作为此次大赛西餐服务项目的第一名,来自晋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凤城国际酒店的郭永财付出了很多。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郭永财接触到酒店业,举止端庄、彬彬有礼的酒店绅士风度吸引了他。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西餐服务工作。经过参加技能培训、与一线城市的高端酒店合作学习,郭永财基本掌握了西餐服务的流程与细节。直到此时,他发现自己才刚刚入门。

“西餐服务掌握流程和细节是基本功。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何使‘洋礼仪’本土化,在不改变西餐服务标准的前提下注入中式的灵魂,才是我的奋斗目标。”郭永财说道。

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作为一名在晋城工作的临汾人,郭永财充分发挥两地历史底蕴深厚的特点,深入挖掘山西传统文化,不断从历史、书画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结合晋城康养产业和凤城国际酒店“打造晋城会客厅”的服务理念,逐渐开拓创新,有了自己的一套标准、绿色、古韵的西餐服务礼仪。

每一次接待时,郭永财都会将精心创新的西餐服务呈现给宾客,让本地食客“足不出市”便可享受纯正的西餐服务。前来旅游的外地食客更会被他在服务时融入的晋城本土文化所吸引,山西千年历史在他的服务和讲述中仿佛浓缩成一顿饭的时间,使食客的思绪不止停留在唇间。接待外宾时,他更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宣传,让外宾尽情徜徉在美食与文化的海洋中。

此次大赛,郭永财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搬到了比赛现场。他巧妙地将反映北宋繁华街市的《千里江山图》与西餐服务主题设计融合,利用晋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潞绸作布景,绿色典雅的色调映衬着晋城康养示范区的园景主题,将健康饮食理念巧妙地体现在餐桌上,为现场宾客打造了古今交融、东西融合的胜景。

无独有偶,在大赛现场,一个个精美绝伦、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面塑吸引着宾客们的眼球。十二生肖或严肃、或调皮,表情丰富、形态各异。现场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被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所吸引。

十二生肖面塑的作者便是此次非遗花馍项目竞赛的第一名鲁娟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晋城高平人,鲁娟丽从小便被高平浓厚的文化氛围所熏陶。逢年过节,鲁娟丽便喜欢跟在大人身边,欣赏戏曲,研究制作花馍的手法,一颗制作面塑的种子在她的心里渐渐开花结果。

参加工作以后,鲁娟丽总是喜欢在网上学习面塑制作,并利用业余时间雕刻面塑。(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2021年,她结识了面塑制作技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杨刚,系统学习了花馍的制作技艺、雕刻手法。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何将面塑雕刻得更加栩栩如生成了困扰鲁娟丽的一大难题。她开始仔细研究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微笑时嘴角的弧度、生气时额头的褶皱、悲伤时眼角的泪痕都变成她创作的灵感。经过持之以恒的研究与创新,鲁娟丽雕刻的面塑更加栩栩如生。

“面塑颜色丰富、形态优美,可呈现很多形象。雕刻面塑时,我一直致力于刻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并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它们新的形象。”鲁娟丽说。

雕刻面塑之余,鲁娟丽喜欢观看上党梆子等传统戏剧,并通过面塑对戏曲人物进行二次创作。同时,她还喜欢对当下流行的人物形象通过面塑进行表现,将《黑神话:悟空》中的天命人等热度颇高的IP搬到现实中,让传统技艺与潮流碰撞。

“面塑不仅是一项需要传承的技艺,更是一张文化宣传的名片。我将结合山西文旅资源,做出更多更精美的面塑,为讲好山西故事贡献力量。”鲁娟丽说。

何为新,何为旧?在全社会为实现“两个结合”而奋斗的今天,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郭永财和鲁娟丽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将现代人的需求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