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丽:将工笔画的技艺传授给学生
作品《碧荷映霞》
本报首席记者 司雁
艺术经历:贾春丽,1976年生,山西文水县人,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小学美术教师。2022年,工笔画作品《花语》入选太原市万柏林区“喜迎二十大庆七一”书画作品展,获一等奖;2022年,作品《沁月》入选太原市“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法美术展;2022年,作品《山中早春图》《春山隐居图》入选山西省第六届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临摹展;2023年,作品《莲风》入选太原市书法美术摄影展;2024年,作品《碧荷映霞》获太原市万柏林区教师职工书画展一等奖。
近日,记者见到太原市万柏林区众纺路小学美术教师贾春丽时,她正在精心创作一幅工笔荷花作品,准备参加近期举办的工笔画展。这幅作品采用传统工笔画表现技法和现代色彩意识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工笔淡彩的清雅之美。
谈起如何走上美术道路时,贾春丽说:“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有个邻居是画玻璃画的,就经常看他画画,有时候也借书临摹或去看一些展览。初中上了山西文水城镇中学后,更加偏爱美术,一心想学画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文水县城拜访了一名从山西大学毕业的美术老师。与其交流后更加坚定自己的艺术梦想。”1993年,初中毕业后,贾春丽考上了山西省戏曲学校美术师范班,毕业后被分配到山纺小学(现为众纺路小学)教美术至今,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干了28年。1998年—2001年,她在山西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学习,后来又师从张佳晖老师学习中国工笔画。
作为一名园丁,她辛勤培育学生,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多次荣获全国书画大赛指导教师奖。在绘画领域,她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
“为什么喜欢中国工笔花鸟画?”贾春丽说:“中国工笔画细腻雅韵,雅俗共赏。每当潜心作画时,仿佛能找到心灵的港湾,是一种内心的享受。”
2024年5月,她开始着手画一幅《碧荷映霞》工笔画。从构思到制作完成的十余天时间里,她始终沉浸在作画的思绪中。她从工笔淡彩入手,采用传统工笔画的技法,经过多次分染,让画中的物体逐渐显现并产生丰富的变化。
“一幅工笔画需要三矾九染,才能使一张白色的宣纸变成泛出古朴色彩的黄色;描线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手腕的力度。勾线要轻松,才能使画面不死板。”贾春丽笑着说。
山西省当代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佳晖表示:“这幅《碧荷映霞》表达的是荷花清雅、朦胧的状态,画里紧紧簇拥的3朵荷花姿态积极向上,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墙上还挂着一幅 《沁月》,是贾春丽2022年9月在太原市“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法美术展入展的一幅作品。整幅画表现的是在朦胧的夜色中,两只鸭子在密密匝匝的竹叶里,亲密地依偎在一起,画面柔和宁静。贾春丽告诉记者:“光画面中背景的颜色我就上了数十遍,力求呈现一种宁静柔和的氛围。这幅画与荷花不同的是,两只野鸭采用了一种极细腻的手法丝毛染。这样可以使野鸭子的羽毛看起来根根分明、活灵活现。”
在美术教学中,她执著于教书育人;在作画中,她沉浸在画画的乐趣中。“要更好地学习中国工笔画的技艺,把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为祖国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贾春丽说。
责编:韩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