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筑牢防山火“安全屏障”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深化政企联合护网
科技赋能筑牢防山火“安全屏障”
山西工人报全媒体记者 吴艳 报道:“安全距离、实时风速已确认,卫星信号、通讯正常,可以起飞。”3月31日,在晋城高平市,部署在220千伏丹河变电站的机巢无人机起飞,对220千伏秦丹线等线路进行巡视,实时传回异常画面,及时提示山火风险。随着气温回升、大风天气增多,森林火险大幅增加。国网晋城供电公司迅速进入 “战时状态”,升级山火防控新技术,深化政企联合护网,筑牢防山火“安全屏障”,一场政企联动、社会参与的地面护线攻坚战在晋城各地全面打响。
“机巢无人机30分钟就可以完成5公里范围内重点防火区域线路设备巡检,采用视觉精准降落、无线快充等技术,配套夜巡等巡检模式,极大提升了线路故障、山火隐患巡视密度和精细度。”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党员服务队队员靳镕光介绍。
该公司构建的“星空地人”智能立体监测体系,依托卫星影像对山火动态进行实时监测,2651套在线监测装置实时“直播”输电通道走廊,每天传回10多万张可见光图像,发现输电走廊附近火情准确率达90%以上。截至目前,无人机共完成航巡架次612次,巡检118条输配电线路通道,巡检里程1500余公里,出动巡检人员248人次,查处火灾隐患89项。
除此之外,该公司通过深化变电站智能巡视、输电线路电网可视化监控平台等系统应用,全省首家将单相接地跳闸开关应用于山火防控,在低压长距离跨林线路安装低压远控小开关,加快智能开关、自动化终端、高精度故障指示器等智能终端布点,实现故障自动研判,接地故障快速精准切除,加大高压快速断路器、接地选线装置投入力度,采取林区裸导线绝缘喷涂、台区地面硬化等措施,全面提升线路防火水平,为防山火上好了科技“保险”。
国网晋城阳城县供电公司还开通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智能监测预警全覆盖系统权限,构建起“电力信号+视频监控+气象预警”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实现山火及外破查究、电力设施故障监控等功能。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与当地政府部门构建起林区输配电线路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火情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机制,接入林草“天眼”高清摄像头,融合共用林草护林员兼任“线路哨兵”,累计治理林区火灾隐患300余处,134处输配电线路防山火关键区段被纳入林草防火卡点。
该公司还安排运维单位、属地单位与属地政府人员24小时轮岗驻点蹲守,明确线长、设备主人巡查任务,提升火情监控密度,缩短响应时间,满足特殊时期保供要求。
截至3月底,晋城地区220千伏及以上重要输电线路杆塔超60%实现护线员网格化24小时驻守看护,巡视人员达300余名,已完成40条重点线路的隐患治理,构筑电力线路防山火的坚固防线。
责编:邢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