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仅在一念间
宽窄仅在一念间
潘文军
作者简介
潘文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自然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侯马市作家协会主席,迄今已在国家级报刊和国内知名期刊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300余万字,出版有《潘文军文集》。
游览成都的宽窄巷子,我又一次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折服。虽然曾经的老城墙、金水桥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但是历经风雨磨砺保存下来的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屋却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着老成都沧桑的历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令四面八方的游客流连忘返、心存敬畏。
只是,从宽窄巷子这段由古老、沧桑、原始编织的梦中醒来,我触动最深的,居然是宽窄巷子名称的由来。此前的宽巷子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一次城市勘测中,据说当时的工作人员在度量之后,随手将宽一点的巷子标注为“宽巷子”,窄一点的便是“窄巷子”。宽窄巷子名声大噪,原来是因为一次意外,这种机缘巧合算不算命中注定?
其实,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宽与窄不过是一种认知,一种心态罢了。就像宽窄巷子,宽不过7米,窄也有5米,宽与窄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态度。换句话说,宽窄仅在一念之间,不管是宽还是窄,更多承载的是人们的眼光、境界与格局。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呈现出一种画面,一种动人心魄的画面。画面中,一群斑羚羊被猎人围到了悬崖边上无处可逃,危在旦夕。奇迹突然发生了,领头的斑羚羊把队伍分成了年轻的斑羚羊和年老的斑羚羊两列,然后一只老斑羚羊奋不顾身地跳下悬崖,一只小斑羚羊立刻踩到了它的背上,借助这个“踏板”成功跳到了对岸,而老斑羚羊却冲下了悬崖,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小斑羚羊的生命。就这样,每两只斑羚羊为一组,一半的斑羚羊安全到达了对岸。领头的那只斑羚羊则孤零零的,身上布满了猎人的枪口打出来的伤口,踏着彩虹向对岸走去……这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所创作的《斑羚飞渡》,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对于宽和窄的态度。在一般人看来,从悬崖到对岸的距离实在是太宽了,宽到不可逾越,但是对于有智慧、有毅力的人来说,他们胸怀世界,从来没有越不过的沟、过不了的坎。仿佛故事中的斑羚羊,只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将宽变成窄,就一定能够为生命的延续争取到一次机会,实现跨越。
宽和窄从来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宽阔的胸怀、宽广的世界,需要窄路相通、宽备窄用。一宽一窄让我们这个世界更精彩、更生动、更有活力。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柳暗花明。人生的路总是这样,你的眼界决定你的境界,你的思路决定你的出路。宽是一种格局,窄是一种修行,只要宽与窄的关系处理得当,呈现在我们脚下的就是一条阳光明媚、开满鲜花的人间大道。
我曾经有两个做药材生意的朋友,一个财大气粗,当年租借老百姓的上百亩土地种植药材;一个深谋远虑,主要给老百姓提供种子、技术和服务,引导老百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十几年之后,租用土地种植药材的朋友因为市场和经营方面的原因,早已偃旗息鼓,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沦落为街头小贩。而给老百姓提供种子、技术和服务的朋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修炼成远近闻名的商界精英。事实胜于雄辩,你给自己修了一条路,虽然很宽,也许很快就会走到尽头;你为大家修了一条路,虽然很窄,但是走的人多了,这条路也会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面对宽与窄的问题,我尤其敬佩任正非。他的胸怀和境界征服了很多人,包括他的对手以及把华为公司逼得走投无路的那些人。
任正非年轻的时候对美国技术是痴迷的。任正非说,当时他很崇拜西方,成立华为之后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要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和工具造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而且,在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他还曾表态说要继续用美国零部件。任正非这样表达对全球化的支持:“虽然华为已经能够完全替换美国零件,但是华为是不会将美国零件全部替换掉的,理由就是 ‘美国永远是华为的好朋友!’”任正非的智慧、包容和努力,令华为一飞冲天,给包括中国消费者在内的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让更多的人享受到5G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和幸福体验。
任正非的真正目的是不断追赶世界潮流,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和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企业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的先进半导体供应链被迫切断,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走上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荆棘丛生之路。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历经三年的蜇伏,华为再次突出重围、浴火重生。任正非表示,华为完全脱离美国的供应也能生存,这是事实。直到这个时候,曾经不遗余力制裁华为的人和势力方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他们终于弄明白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断了别人的路,自己也无路可走;为别人点亮一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会照亮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光、一团火,用最宽广的胸怀接纳这个世界、温暖这个世界。不为别的,因为你的世界很小,小到可以装进你的心里;你的世界也很大,大到在你的灵魂之上、目光之外。
责编:周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