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楷模丨富肖艳:为3万余天镇保姆当好“保姆”
让更多妇女走出大山、开阔眼界,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富肖艳:为3万余天镇保姆当好“保姆”
山西工人报全媒体记者吴艳
13年前,28岁的富肖艳乘着绿皮火车,辗转好几个小时才到达北京。那是她第一次上户当保姆。13年后,已是大同市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大同市总工会工匠学院家政服务分院)高级培训师的富肖艳乘坐高铁又一次来到北京,作为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接受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隆重表彰。
“当我站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国歌旋律响起,我轻轻抚摸着胸前全国劳动模范的金色徽章,感到这就是指引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3万余名农村妇女从灶台走向职场之路的明灯,也是我用十余年光明浇灌出的乡村振兴之花。”5月6日,富肖艳自豪地告诉记者。
富肖艳来自天镇县东沙河村,进入家政行业前,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012年,她参加了由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举办的育婴员培训班,培训合格后走出家门,踏上了技能就业之路。经家政公司介绍,富肖艳到北京从事育婴工作,成为一名专业技术过硬的“天镇保姆”。工作中,她勤劳朴实,为“天镇保姆”赢得了“小孩交给她放心、老人交给她放心、钥匙交给她放心、锅灶交给她放心”的美誉。
“我想让更多的妇女走出大山、开阔眼界,让她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致富。”为了实现这一想法,每逢节假日,她就回到村里,现身说法动员更多的农村妇女参加家政培训学习,到北京从事家政服务,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在她的带动下,短短两年时间,当地先后有1352名妇女进京成功上岗。2015年7月,她凭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被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特聘为培训师。
“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天镇妇女走出去要跨过‘五关’,即村干部思想关、妇女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子女理解关、村民舆论关,帮助大家克服胆怯和偏见,鼓励大家走出大山,走出去实现再就业。”富肖艳说。
在日常培训中,富肖艳瞄准市场需求,在健康照护师、陪护师、收纳师等新兴的岗位上培养高技能人才,对输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指导。在她的努力下,“天镇保姆”的收入是其他零散“游击队”保姆的两倍。近5年来,学校成功举办311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超4万人,帮助3万余名农村妇女在北京、天津等地实现就业,年人均收入达8万余元,带动1万多户贫困家庭脱贫,书写了一个个“走出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影响一个村、辐射一个县”的感人故事。
如今,“天镇保姆”覆盖晋冀蒙,合作成立14个分支机构,每年线上线下培训万余人,形成近10亿元的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了一支不可或缺的“娘子军”。
在“天镇保姆”品牌基础上,富肖艳还不断创新发展,拓宽就业渠道,瞄准了焊工市场需求,先后打造了“北方好焊”省级劳务品牌、“塞魏九品”餐饮特色品牌、“天城智造”新质生产力下的新型科技创新品牌,帮助2000多人实现就业。
这些年,富肖艳带领团队承接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国家级家政重点课题研究,先后完成了《家政服务企业发展模式研究》《家政服务员职业心理研究》等课题。她不管在什么地方,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技能,走出家门再就业。
富肖艳为自己家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的劳务品牌溢出效应明显,为推进乡村振兴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她先后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技能大赛第四届“晋嫂”家政服务技能大赛铜奖等。
从一名农村妇女成长为全国家政行业知名品牌“天镇保姆”的创始人,从一名朴实无华的保姆成长为家政行业的领军人物,富肖艳用实干生动诠释了“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的内涵。
“天镇保姆不管走到哪儿,都把‘诚信、专业、贴心’的好口碑带到哪儿。”富肖艳自豪地告诉记者。